首页 >> 专业文章 >> 实用人格指南:快速读懂自己(三)
实用人格指南:快速读懂自己(三) 在线疏导心理学研究院

今天将了解九种人格类型中最后三种人格类型——分析型、怀疑型、乐观型。

案例

在一次重要的年会项目中,甲乙丙一起进行了场地布置,但是在年会过程中,老板发现重要展板上的主题名字写错了,老板非常生气,立刻找甲乙丙一起开会,对他们的错误进行了批评。甲乙丙呈现出了不同的心理活动。

甲:我真希望自己挖个洞钻进去,或者把自己融进墙上的画里,然后我在墙壁上,把老板当成萝卜一样。

乙:我现在看到老板表情严肃,咬牙切齿,他的眼睛好像一直盯着我,他肯定对我最不满意,他肯定会裁掉我,我的前途堪忧了。

丙:生气了又怎么样?等开完会,回到场地,桌上还有美酒和美食可以享受,应该是值得开心的事。

我们看到上面的案例中,甲乙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本质上都容易产生害怕心理,但是甲乙丙对于畏惧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反应。

甲选择挖个洞或融进墙里,这样自己就感受不到害怕的感觉;乙却放大自己的害怕,幻想最糟糕的情况,甚至对自己前途堪忧;丙却表现得不在乎,通过幻想快乐的事情来消除害怕。

同样具有害怕心理,但是三个人对于害怕的反应却是不一样,这其实是由于他们的人格类型所影响的。这三个人分别属于哪种人格类型呢?

一、人格类型

1.分析型

甲所做出的反应,非常符合分析型的人格类型特点。

分析型的人总是喜欢思考,追求知识。在情感上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愿体验情感,不愿意接触其他人和事,注重对自己隐私的保护,采取不干涉、不参与、不涉及的态度,甚至形容为“不懂人情世故”。他们常用的口头禅:“理论上”“按道理”“我的分析是”。

(1)特点

1)追求知识,觉得做人要有深度,喜欢观察、思考、分析,喜欢研究事物的原理、和人的关系等。

2)渴望独处,需要私密空间,不喜欢喧闹,避免与世界产生直接联系。

3)如果非要与人接触的话,会选择情感隔离,隐藏真正的自我及内心感受,不让自己受情感的束缚。

4)崇尚极简主义,减少需求,重视精神享受,抑制欲望。

在上面的案例中,甲所表现出来的是分析型人格类型上的一个典型特点——情感隔离。有时候他们为了逃避痛苦,就会选择将当时的情感封闭或者隔离起来,所以他会说,他希望挖个地洞钻进去或者融入墙上的一幅画,这样就让内心的畏惧感消失,感受不到内心的恐惧,将自己情感隔离。

(2)闪光点

1)超然事外的立场以及分析能力能够让他们在一团乱麻中理出思绪。

2)脱离情感的能力,也让他们能够在重压之下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去做出决策。

(3)改进完善指南

1)注意到在别人期待回应的时候,自己是否有所保留,是否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太多,是否不愿给予,怕被别人的需求所利用。尝试去回应别人的期待,学会接受他人的需要和情感,因为接触他人和表达自我并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记录与他人在一起时,自己能感受到什么,把这种感受与自己独处时的感受进行对比,找到两种感受的差异。

2)避免过于独立、自负,摈弃“没你我也可以”这种想法,有时候“与世隔绝”太久,会产生孤独感,试着去承认自己渴望被认可和帮助,并愿意为此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摆脱无助感。

3)尝试着去体会当下的感情,而不是只有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去思考,理性分析并不能代替当下的体验,试着去体会自己的感情,并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4)避免为了不被人注意,假装让自己的表现适应周围环境。试着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

2.怀疑型

乙所做出的反应,非常符合怀疑型的人格类型特点。

怀疑型的人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一切,因为怀疑而容易害怕,因为害怕受到攻击,在采取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他们对失败的原因非常敏感,反对有权力的人。愿意自我牺牲,非常忠诚。

怀疑的态度会产生两种极端:恐惧型和反恐惧型。

恐惧型的人会非常犹豫不决,觉得自己受到了迫害,并急于屈服以保护自己;

反恐惧症型的人虽然也一直处于顾虑之中,但是他们能够站出来面对恐怖,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化解疑惑。口头禅:“可能”“但是”“害怕”。

(1)特点

1)凡事有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2)超强想象力,想象最坏的情况,关注潜在困难,关注事物的消极方面。

3)怀疑所有人,质疑权威,怀疑自己。

4)防御性强,警惕性高,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

5)因为内心的疑虑以及对失败和成功的恐惧,经常可能拖延行动。

6)遇到有难度的事情,反而发挥更好。

案例中的乙体现了怀疑型人格类型的特点——将害怕放大,总是想到最糟糕的情况,陷入自己想象的糟糕情况中不能自拔,甚至觉得自己的工作毁了,前途堪忧;过分警惕,怀疑老板,觉得老板对他有敌意,以为老板会认为他的责任最大。

(2)闪光点

1)怀疑型的人会愿意为了一个理想而付出忠诚、不求回报的努力。

2)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愿意做出大量的自我牺牲,他们不追求即刻的成功,不要求必须得到社会认可。

3)他们可以为了一个有价值的冒险去挑战权威,去面对打击,尤其是在拥有同伴支持的时候。

4)他们还愿意为了内心的追求去冒险、去牺牲、去忍受痛苦。

(3)改进完善指南

1)需要认识到自己经常因为害怕而退出,其实是一种自我怀疑,而且把怀疑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是他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其实是自己胆量不够,总是需要得到权威的许可才敢行动。

2)察觉自己的畏惧感是否基于现实。通过现实来检验自己的畏惧感,分辨哪些畏惧是自己的想象,哪些是有事实依据的。就像案例中的乙一样,他很强的畏惧感其实是他想象出来的,试着把内心的害怕告诉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听听对方的建议,用事实结果来检验自己的判断。

3)注意到自己是否喜欢怀疑他人的好意和帮助,是否总把别人看作是没有能力的人,是否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当感觉到他人表现出敌意时,首先检查是否是自己率先表现出了进攻的倾向。不要让怀疑为自己关上帮助的大门,破坏信任的基础。

4)注意到自己好像经常想起糟糕的事情而不是快乐的经历。试着提醒自己去回忆那些快乐的记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正面的结果。

3.乐观型

丙所做出的反应,非常符合乐观型的人格类型特点。

乐观型的人渴望永远年轻,追求新鲜好玩,他们精力充沛、自由自在、开心快乐;他们从来不愿意做出承诺,希望拥有多种选择;讨厌无聊重复的事情或者空闲时间。口头禅:“真好玩”“太有趣了”。

(1)特点

1)乐观,富有魅力,总是看到积极的一面。

2)新奇,发现更多可能性和选择,有很多兴趣、爱好、有趣的计划。

3)注重体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4)追求快乐,及时行乐。

5)自我感觉良好。

6)有创意、独特、新颖的见解。

7)不轻易承诺或无法坚守自己的承诺。

案例中的丙体现了乐观型人格类型的特点——追求快乐,总是看到积极的一面,用积极的想法来避免害怕,想象会有美食和美酒,以此来避免面对老板产生的畏惧感。

(2)闪光点

1)乐观型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可能永远充满兴趣,经常带来新的想法,尝试新的可能。他们会是智囊团的策略提供者。

2)他们总是善于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他们擅长带动周围人的积极情绪。

3)对于冒险性的计划充满兴趣和动力,他们愿意为有趣、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

(3)改进完善指南

乐观型很典型的表现是,不愿做出承诺,以及无法接受一个单调或有困难的工作,并且急于得到快乐,他们需要认识到自己对快乐的盲目追求,忽视了现实的痛苦,只看到积极的幻想或其他愉快的行为。

乐观型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帮助自己:

1)试着让自己看到年龄增长和成熟的价值,青春不是快乐的唯一本钱。

2)认识到自己喜欢把事物美化,想象得比实际更好。在遇到困难时,为了避免痛苦的伤害,为自己虚构一个故事,得到虚幻的快乐,这种令人愉快的故事与事实有差距。要注意不要沉溺于表面的快乐,不要躲在自己的幻想中,放弃用虚假或者不成熟的故事取代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试着面对现实,直面痛苦。

3)认识到自己总觉得高人一等,当良好的自我感觉遭到质疑时,自己会很害怕,会渴望重新获得良好的感觉。试着去发现他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的差异,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4)不喜欢承诺,喜欢有更多的选择。在受到约束或失去其他选择时,会感到焦虑不安。尝试去感受履行承诺后的快乐,试着舍弃还未实现的选择,生活在此刻,体会此刻真实的感受。

二、小结

通过三天的分享内容,我们介绍了九种人格类型,分别是完美型、领导型,和平型,助人型,高效型,自我型,分析型,怀疑型和乐观型。并详细介绍了每种人格类型的特点,闪光点以及改进完善指南。

同时,再强调一下注意事项:

1.每个人都有一个主导人格,但是也会有其他人格的相关特点;同时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又具有动态变化性,所以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哦。

2.每一种人格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有其优点和缺点,这种优缺点是相对的,在一种场景下它可能是优点,但在另一个场景中,这种优点可能变成短板。这些优点和缺点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因此,我们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不是要消灭自己的缺点,而是学会去接纳拥有优点和缺点的完整的自己,并扬长避短,将优点和缺点发挥在适合的地方,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