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著名的哲学三问。
是的,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想了解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1.好奇心。“为什么在和我面对同样的情况时,朋友的反应是生气,而我的反应却是沮丧?”
2.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为什么遇到问题时我总是容易跟别人发生冲突,最后弄得不欢而散;为什么我遇到别人插队的时候,就容易生气,跳脚,让自己情绪低落,而有的人却能淡定自若呢?我也想跟别人一样让自己的情绪不受别人的影响。
其实,每个人有不同反应是由于其不同的人格类型所影响的。要想了解自己,那么先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吧。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这样看来,还是感觉陌生和抽象。我们换一个简单的说法,人格就是一个人思维和行为的典型且持久的方式。即“你是什么样的人”。比如我们形容一个人:乐观大方,善良温暖,自私自利,尖酸刻薄等等,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描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类型,了解不同人格类型,我们就可以理解自己和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了解人格类型更重要的是认识并接纳完整的自己,无论优点或缺点,同时扬长避短、改善自己,这样便可以减少苦恼和麻烦,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依据九型人格理论,人格类型包括9种:完美型、领导型,和平型,助人型,高效型,自我型,分析型,怀疑型和乐观型。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先来具体认识其中3种人格类型:完美型、领导型和和平型。
案例:
项目汇报时,领导对我们的项目总结进行了一番批评,小组内的三个工作人员各有自己的想法。
甲:唉,这个项目还是有很多细节地方需要改进,还是我做的不够好,细节没有做到位。
乙:我觉得我们的项目并不是一无是处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一定要再和领导谈一谈。
丙:领导说的对,领导让怎么改就怎么改呗,差不多得了。
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三个人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脾气,不同的是发脾气的方式和对象不一样。而甲是容易跟自己发脾气,在面对他人的否定时,鞭策自己,总结自己的问题,力求把事情做到最好;乙是容易跟别人发脾气,面对一件事情,总是想跟对方争论,说服对方;丙是不直接发脾气,是一种间接、被动的方式发脾气,以他人的看法为自己的看法,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
通过以上三个人的不同反应,这三个人分别属于哪种人格类型呢?
甲所做出的反应,非常符合完美型的人格类型特点。
完美型人格的人总是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即使面对特殊情况也不容许自己或者他人超越规则,事事力求完美。他们的口头禅是:“这个必须……”“……可以更好”“一定要……”当你再进一步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说,小的时候父母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自己承载了家庭的希望,但是得不到家人的称赞,他们只好把批评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
1)追求细节。
2)只做正确的事情,并且认为只有一条路径可以达到。
3)遵守规则,规则不容破坏。
4)把批评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案例中的甲,面对领导的批评,甲在现场的表情一定是一脸懊恼和自责,他会不断的暗示自己:是我不够好,责怪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到完美。归因的时候,他们首先会进行自我检讨,将所有的怒火指向自己,并把这种他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这就是完美型人的典型特点之一,但是他们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因为完美型的人即使发脾气也要为自己寻找到合理的理由和渠道。
完美型人格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1)工作完成度好,责任心强,敬业。
2)坚守原则,绝不妥协退让。
3)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而非为了权利和金钱。
1)不要苛求自己,给自己容错的空间。
2)需要对内心的严格标准进行修改,对规则提出质疑。
3)到现实中去找答案。如果觉得其他人在对自己品头论足,那就直接找他们问问清楚;如果感到自己的担忧在加剧,就去寻找事实信息来消除不必要的焦虑。
4)条条大路通罗马,达到某一目标的路有很多,不要把自己困住。
5)学会区分“应该”完成和“想要”完成之间的差别。
6)关注你对他人的怒火,很可能他人的所做所为正是你内心渴望的。
7)注意未被察觉的生气现象:比如表面故意摆出笑脸,实则内心很生气;言语很礼貌,但声音很尖刻;面带笑容,但动作僵硬。
乙所做出的反应,非常符合领导型的人格类型特点。
领导型人格的人喜欢直面冲突,保护弱者,但是不允许自己软弱,也不允许他人对自己表现出同情和可怜,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侮辱。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他们信奉的世界观。他们的口头禅是:“不不不,是这样的……。”“不对,其实是……。”也许是他们长期生活在充满控制和暴力的环境中,想要保持自身的安全,就需要自己不断变强,去保护弱者就像保护曾经弱小的自己一样。
1)控制欲和占有欲比较强,喜欢说服别人。
2)具有进攻性,喜欢主动辩论,公开表达自己的愤怒。
3)关注正义,喜欢保护他人。
4)一旦有自己渴望的目标,就会精力充沛,投入进去。
在上面的案例中,乙面对领导的批评虽然没有当面跟领导据理力争,但可能在现场面对批评时他的一些肢体语言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很好,如果不好,也是你们不好。他们善于公开表达自己的怒火,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是领导型人格的典型特点之一。等到他们成为真正的领导时,会富有责任心,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进步和成长,但同时请准备好接受他们强有力的指导。
1)敢于直面挑战和困难。
2)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
3)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认识到自己的厌烦感觉,实际上是在掩盖其他的情感。
2)努力发现他人行为的逻辑性和正确性,允许他人坚持不同的观点。
3)认识到真正的感觉往往是从消沉中产生的,把消沉当作一种感情流露的方式,不要逃避负面情绪。
4)记得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并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强迫自己拒绝内心的感觉。
5)学会延迟情感的表达。在准备发火之前,先在心里倒数10下。
6)不要总是从外界寻找问题的根源,学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7)学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丙所做出的反应,非常符合和平型的人格类型特点。
和平型人格的人,希望天下太平,没有冲突,他们听到很多人的观点,但唯独没有自己的观点,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习惯依照他人的需要来安排日程。他们的口头禅是:“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好的,我知道了。”“对对对,您说的对。”此类型的人在小时候不被家人重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总是被人忽略,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重要,还是听别人的吧。
1)喜欢听从他人安排,容易懒惰。
2)不与他人发生冲突。
3)从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惯性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
5)喜欢平静、自然地生活方式。
案例中面对领导的批评,现场的丙一定是面无表情的,不管领导说什么,他们的标准动作是点头,习惯语言是“好的,您说的对”,习惯性摒弃自己的真实感受,收起自己的怒火,一切以“你好我好大家好”为目标,这是和平型人格的典型特点之一。他们有良好人际关系,但不发脾气不代表没有脾气,等到怒火积攒到压制不住时,周围的人可要小心哦。
1)乐于助人,很知足。
2)善于倾听他人。
3)易相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面对冲突时,觉察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保留自己的意见,并试着表达出来。
2)让工作项目有计划地进行,设定最后期限来帮助自己集中精力。
3)将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进行合理分配,抓重点。
4)不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不必要的替代品上,比如食品或电视,要及时注意到这种情绪的出现。
5)不要向他人去寻求决定的答案。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可以通过排除法找到答案。
6)要练习既能从他人的立场上行动,又能从自己的立场上行动。
7)如果不知如何表达愤怒,可以通过想象力来释放自己的愤怒,想象自己说出或做出了最糟糕的事情,直到内心的怒火得到消减。
1.每个人都有一个主导人格,但是也会有其他人格的相关特点;同时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又具有动态变化性,所以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哦。
2.每一种人格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有其优点和缺点,这种优缺点是相对的,在一种场景下它可能是优点,但在另一个场景中,这种优点可能变成短板。这些优点和缺点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因此,我们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不是要消灭自己的缺点,而是学会去接纳拥有优点和缺点的完整的自己,并扬长避短,将优点和缺点发挥在适合的地方,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