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能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哈罗的恒河猴实验研究了父母的身体接触对于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以及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性。
一、实验内容:
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刚出生的幼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母猴替代真母猴。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木制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
然后他们又组装另一只代理母猴(铁丝母猴)。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也安装能喂奶的奶瓶,且也能提供热量。
研究者把两只代理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在最初的实验中,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代理母猴都接触。其中一半幼猴由木制母猴喂奶,另一半则由铁丝母猴喂奶。
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吃完奶后便迅速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
二、实验结论:
虽然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身上都有奶瓶也都能提供热量,但木制母猴因为身上有海绵和毛织物,所以幼猴更喜欢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
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猴的第一影响因素,“接触安慰”是个体依恋父母并能从父母处获得心理安全感和激励力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实验启示: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关系以及孩子的安全感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父母带给孩子的身体接触对来说孩子意味着“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并能因此从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渐形成坚强、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对人友善、乐意探索、具有处事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