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文章 >> 我的情绪我做主——掌控情绪必备策略
我的情绪我做主——掌控情绪必备策略 在线疏导心理学研究院

一、管理情绪的误区

1.管理情绪等于压制情绪

人们常常会觉得管理情绪就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仅仅是压制情绪就可以解决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发生。我们都知道随意发脾气是不对的,是一种只关注自己是不是舒服而不考虑别人感受的自私行为。但是如果有了情绪,一再压抑、隐忍,时间久了也会出现问题,因为压抑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违反本能的,情绪是一种流动的能量,宜疏不宜堵。所以学会合理的管理自己情绪很重要。

2.管理情绪就是否认和消除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让我们感到痛苦,那是不是把负面情绪全部消除,每天就能开心幸福吗?上班时候总被老板训斥,下班回家后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想喝口热水一看瓶子里是空的,遇到这些不顺的时候你依然努力微笑告诉自己我很幸福,这样其实是在否认甚至试图将负面情绪从自己的大脑中消除,但我们都明白,情绪没有改变,它依然在那里。我们不能因为那些愤怒、恐惧、悲伤的负性情绪会让我们不舒服就片面的认为我们不需要它们或者要消除它们,反倒需要我们做的是去接纳它们,看清它们的本质,像刚才列举的不顺心的事,如果选择去直面这些负面情绪,坐下来抽泣了一会儿,你一定会觉得比之前好一点,是因为你直面这些负面情绪了,并且负面情绪通过宣泄的方式流出去了。所以,管理情绪需要直面情绪,而不是一味的否认和消除情绪。

3.“我的情绪都是受他人影响”

我们难免会和拥有负面情绪的人在一个空间中共处,有的人经常会受到别人焦虑、恐惧、愤怒等这类情绪的影响,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会抱怨“我的情绪都是被他影响的”,可是这种情绪我们避免不了,那么我们怎么将这类情绪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呢?

有人觉得,我可以离这些负能量的人远一些来摆脱影响,但你不可能跟所有负能量的人在空间距离上进行隔离,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避免为他人的情绪买单呢?保护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界限感,而界限感的第一步就是尊重,允许他人有他自己的情绪自由。他的愤怒、悲伤、委屈等情绪那是他的事情,我们可以陪伴和安慰,但是不要陷进他的情绪中。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管理情绪的三个误区。管理情绪并不是简单地控制或者压抑情绪;管理情绪并不是否认或者消除负面情绪而是直面所有情绪;情绪虽然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但需要我们保持界限感,同时尊重他人的情绪自由,不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75b79c1373d342c3d1820d499712af9.jpg

二、正确管理情绪的步骤

刚才对情绪管理误区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来告诉你如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

案例:

这是一对新手父母,爸爸养家糊口,在外上班,妈妈在家带孩子,因为没有经验,显得有些焦头烂额。下班,爸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妈妈说:怎么现在才回来呀?我都快疯了。

爸爸说:我一直都是这个点回来的呀?孩子怎么老哭啊?

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喂他奶也不喝,一直哭。

爸爸不耐烦的说:好好哄哄他,别哭啦,听着就烦。

妈妈脾气也一下子上来了:我也不想让他哭,哄也不管用啊,我能怎么办……

1.觉察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情绪管理的核心,即觉察自己的情绪。当情绪上来的时候分辨清楚到底是什么情绪,情绪的来源是什么,是源于自身,还是被他人激怒。案例中那些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情绪其实并非来自对方,爸爸因为一天的工作显得疲惫而烦躁,妈妈因为新生儿的养育问题焦虑而情绪失控,我们可以通过暂停和深呼吸的方式,先去觉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缓冲的时间。当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必须停一停,不要急着发泄,跳出来看看当下是什么情况。

2.接纳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二步,即接纳情绪。案例中的妈妈是新手妈妈,在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上难免会手足无措,甚至会有很大的挫败感,而爸爸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想有片刻的安静,结果推开门听到的是孩子的哭声,感到很烦躁。其实这些情绪的产生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不接纳自己焦虑、烦躁的状态,不接纳当下深感无力的自己,面对孩子的哭声,他们觉得无力解决,而这种无力解决就会加深他们的自我否定。这个时候需要他们鼓起勇气向内看,这时妈妈会发现她焦虑不是因为无能,这是新手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当妈妈接纳了这种情绪,就会有能量使她行动起来,比如向他人请教经验,多学习照顾孩子的方法。爸爸会发现他烦躁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他感觉到了中年危机,当爸爸接纳了烦躁情绪,并认识到它产生的原因,就会开始和妈妈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只有接纳当下的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之后,才有更多的能量去处理现实问题。

3.调整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三步,即调整情绪。既然已经明白了情绪产生的前因后果,那我们就明白怎么调整情绪了。去照顾孩子的时候,妈妈可能不焦虑了,或者即使还存在一些焦虑,但面对孩子的哭声,她会告诉自己:别急,看看孩子到底怎么了,这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可以请教别的妈妈,寻求经验。爸爸在回家之前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他会告诉自己:工作确实很累,但我要把工作和家庭分开,不能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里来,在家里的身份就是父亲和丈夫,我很期待见到我的妻儿。这样即使那个时候妈妈有情绪,他也不会一下子慌乱起来,用语言伤害妻子。

4.表达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四步,即表达情绪。当前面的部分都做好之后,你会看到自己实际的需求是什么,也有更多的时间看到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其实表达情绪的本质是在表达需求,为什么夫妻和亲子之间总有冲突,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听到、感受到彼此的情绪而没有看到情绪背后各自的需求是什么。还是上面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父母的对话里面隐含的实际需求是什么。我们把他们表达的语言变换一下,会有什么不同和感受。

妈妈说:你回来了?快来帮帮我吧,我现在手忙脚乱的,我需要你。

爸爸说:好的,想你和孩子了,让我看看孩子,是饿了还是不舒服呢?

妈妈说: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自己好失败呀,连照顾孩子这件事情都做不好,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爸爸说:不是的,你忙碌了一天也挺累的,我工作了一天也是精疲力尽,小孩子就是爱哭嘛,要不我们打电话问问妈,或者去医院看看吧。

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看到妈妈被理解了,爸爸被需要了,两个人并没有站在彼此的对立面,而是一起面对照顾孩子这件事情,各自的情绪背后的需要被看见了被接纳了,自然就会感觉舒服了。

以上的内容就是我们如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觉察—接纳—调整—正确表达,会让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同时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其实情绪并没有那么可怕,全然看我们如何解读它,运用它。把情绪当做好朋友,不控制不排斥,不害怕不逃避,勇敢面对,化敌为友,才能泰然处之。

三、小结

我们认识了情绪管理的三大误区:

1.管理情绪并不是简单地控制或者压抑情绪;

2.管理情绪并不是否认或者消除负面情绪而是直面所有情绪;

3.情绪虽然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但需要我们保持界限感,同时尊重他人的情绪自由,不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掌握了正确管理情绪的四个步骤: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调整情绪——表达情绪。

希望大家能从容地接纳情绪,从容地接纳自己,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